11月10日,中國三冶創建的職工創新工作室、技能培訓基地分別通過省、市總工會驗收并授牌命名。其中,中國三冶第三建設李波創新工作室被命名為鞍山市職工創新工作室;中國三冶機裝公司呂成鋼勞模創新工作室被命名為遼寧省勞模創新工作室;中國三冶建筑有限鋼筋工技能培訓基地和結構公司焊接職業技能培訓中心被命名為鞍山市總工會職工職業技能培訓基地。
截止到2020年10月,中國三冶現已通過命名的職工技能培訓基地3個、職工和勞模創新工作室6個(其中國家級、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各1個、省級職工創新工作室1人、市級職工創新工作室3個)。
在各創新工作室和技能培訓基地創建中,中國三冶嚴格按照創建要求,明確了機構設置、人員配置、培訓任務、實施方案、培訓科目、教學場地等軟硬件設施的條件和標準,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在運行中,進一步整合企業各方面資源,充分發揮創新工作室和培訓基地的聯動效應,建立“大培訓”工作格局,內外結合,以入職培訓、崗位技能培訓、待崗職工培訓、特殊工種培訓、晉升培訓等為主,同時,依據校企合作和市場培訓需求,面向市場,服務地方經濟,積極轉變培訓方式,逐步形成與企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培訓機制。在管理上,制定完善培訓職責、計劃、流程、方式、內容等系列制度,使培訓工作、創新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緊密結合,突出了以提升職工技能為基點、以創新成果推廣轉化應用為要點、以解決現場技術難題為重點的工作目標,切實保證創新工作室和培訓基地的“傳、幫、帶”引領作用和傳承工匠精神的示范作用。